校党委书记李鲁作报告,强调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关键要解决好人才规模与人才结构、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与人才评价、党政管理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教学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个体发展与团队建设、重点突破与全面提高等七大课题
今天上午,校人才工作会议在外语学院报告厅隆重举行。

伍晓芳 摄
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校务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各学院、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省“151人才工程”入选者,特聘教授,省重点学科负责人,硕士点负责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黄华童主持。
校党委书记李鲁作《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报告。在报告中,李鲁全面、深入、系统重温了中央以及中央主要领导关于人才工作的有关会议、讲话精神,紧密联系浙江省委、省政府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出台人才建设十项新政策的实践,结合国家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以及我校学科建设、人才业绩的有关分析,以大量丰富、翔实的数据和实例,科学地剖析了我校人才资源的现状,明确了我校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与劣势所在,提出了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七大课题,希望全校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核心竞争力建设为根本,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快推进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
在重温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精神时,李鲁强调,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的优势,要站在应对日益激烈的高校综合实力竞争、加快推进学校事业发展、切实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深刻认识人才强校的极端重要性,充分认识做好人才工作的紧迫性;要把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团队建设摆上重要位置,让重大科研和建设项目、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以及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成为人才成长的“平台”和“土壤”,同时不断推进制度创新,形成有利于高层次人才成长的机制和环境;要正确理解和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保证人才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以浙江师大整体水平评估结果、省级重点学科申报材料以及我校142位教授1994-2003年度发表论文数为依据,李鲁对我校人才业绩与学科建设的相关性,职称、培养类别、学历、年龄等与人才业绩的相关性进行了层层深入解剖,揭示了人才是学科建设的核心这一命题,在此基础上,对我校核心竞争力分析作出以下判断:
学校竞争力源于学科,学科竞争力来自高层次人才;
学校目前只发挥了三分之一竞争力,有三分之二潜力可待挖掘;
要设法提高教授的学术“颠峰”水平和延长教授学术“青春期”;
要探索“学科团队”建设和“岗位业绩”考核等人才激励政策;
要坚持并扩大师资队伍在职培养,接受研究生教育,实现人人都能成才,人人都是人才。
李鲁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校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关键要解决好七大课题:
第一,人才规模与人才结构的问题。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扩大人力资源是发展,优化人才结构也是发展。我校人才工作在适度扩张的同时重心要向优化结构转移。
第二,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的问题。要以建设学科、组织团队为抓手营建人才高地,引才、育才、聚才。既要引进人才,又要培养人才,更要留住人才,正确处理引进与培养的关系,淡化“引进”与“成才”的概念。要以更开放的心胸,更积极的态度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无论是引进的还是培养的,都要立足岗位成材,立足在职成长,实行全员、全程、全面培养和培训。
第三,人才使用与人才评价问题。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优化人才选用机制,健全人才评价体系。要树立“能力本位”观念,做到以岗定责,择优聘用,优胜劣汰,实现人才选拔聘约化。要全方位关心各级各类人才,努力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和待遇留人。
第四,党政管理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问题。党政管理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都是学校发展的必需人才。要按照《高等教育法》,坚持“党委领导,校长行政,干部治校,专家治学”的管理体制,推进高等教育创新。要强化学术权力,构建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互协调和互为制衡的机制,完善“双肩挑”人才管理政策。
第五,教学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的问题。教学是立校之本,研究是兴校之源,人才是强校之基,我们需要精于教学的“大师”,更要有专于科研的“专家”,还要有适应教学研究型大学需要的高层次人才。教学科研是学校加速发展的“两翼”,把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协调好、运作好,必须在观念上解决“矛盾论”,确立“本源论”,管理上树立“整体观”,要承认人才的个体专长。
第六,个体发展与团队建设问题。要鼓励、激励个体通过组织培养和个人努力脱颖而出。要培育、扶持团队协作和学科交叉融合。要认真研究实践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的学科专业组织形式。要建立个人进步与学科发展息息相关的“生态”理念。要把事业留人作为人才建设的关键抓手和最高境界。
第七,重点突破与全面提高问题。强调全面发展不等于没有重点,主张协调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要坚持确保重点,兼顾整体,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既要化大力气引进或培养制约学校或学科发展的关键人才,也要全面提升各方面人才的综合素质。要以更加优厚的政策吸引、稳定、凝聚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团队,把他们作为“人才强校”的重中之重。要树立“人人都能成才,人人都是人才”的大人才观。
副校长杜卫介绍了制订《中共浙江师范大学委员会 浙江师范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等文件的背景和依据,通报了文件的起草及征求意见的有关情况,并就《决定》的5个创新点作了强调说明: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新机制;要创建以绩效管理为重点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进行人力资源的组织和管理,要以学校转型为总目标加强人才工作;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建立以岗位、任务、业绩三者结合的以业绩考核为主要依据的分配激励机制;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以建构和谐社会的观念为指导,充分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营造个个都是人才、人人争做优秀人才的氛围。
会议为期一天半。今天下午,代表们分六组围绕书记报告、高校如何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如何客观评价我校人才工作的状况等议题进行讨论。明天上午将进行大会交流发言。
编辑: 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