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知名校友论坛:刘宝剑阐释当代教师的专业精神

作者:生化学院来源:宣传部发布时间:2006-05-11

  当代教师所需的专业精神是什么?如何把握“教书育人”的职业特点?如何正确对待教师职业的苦与乐,感悟人民教师的精神幸福?5月10日,浙江省化学特级教师、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主任刘宝剑老师就“当代教师的专业精神”,为我校师生作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

  当代教师所需的专业精神
  
  刘宝剑指出,现代社会,如何维持一个国家、一个社会长久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关键在于有怎样的接班人;战场上的胜负、商场上的输赢,归根到底决定于课堂上教育质量的高低,我们给子孙后代留下怎样的世界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怎样的子孙后代。

  他强调,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牢记教育承载的社会、历史使命,基础教育的任务是优先发展学生今后最有用、最具“生长”性、最难弥补的素质:如身心健康、态度习惯、好奇心进取心等。

  他说:“教育可以为改善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作出贡献。”让年轻一代懂得什么是幸福,怎么获得幸福,这可能是教育最直接、最根本的意义所在。

  教书育人的职业特点

  刘宝剑说,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主要承担者,必须明确其职业的基本特点,即:教育对象的能动性和差异性、教育方式的灵活性和随机性、影响的综合性和长期性、成效的滞后性和难测性。

  这就要求教师要以社会奉献的道德力量要求自己,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来驱动自己,以正确的态度来面对工作中的各种困扰和社会的各种诱惑。
  
  人民教师的精神幸福

  刘宝剑说,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教育是辛劳,辛劳中充满了乐趣,塑造美好心灵的乐趣。教师这个职业要求我们无私奉献,以平凡的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培养下一代。

  他说,人民教师的生活苦乐交融。工作压任务繁重,精神压力大,经济收入较低等现状困扰着许多现代教育者,但教师这一职业又为我们带来了社会的尊重、学生的感激,常年与学生相处,使教师有童趣的相伴,生命常青,同时,教师的职业稳定又给我们带来了生活的安定。


编辑: 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