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大厅

天津《城市快报》生存系列报道(2):生存的体验 生活的演习

作者:新闻中心来源:宣传部发布时间:2006-08-05

“妈 ,家里阿姨可以辞了” 
记者直击生存体验例会 七队友失业 队员集体哭泣


  《城市快报》8月2日报道  

  想到生存的艰辛,女队员不禁潸然泪下

  到昨天为止,浙江师范大学 31名大学生在津进行的“ 50元 15天生存体验”已经到了第四天,前三天的新鲜感与欢愉感已经消散得无影无踪,队员们越发体会到生存的艰辛与困难。在生存体验第三天结束的时候, 31名体验者中有 7人失业了,这意味着今后的食宿没了着落,他们又得从头开始,在一次次的碰壁中重新找到一份工作,养活自己,挑战生存。就在前晚,在南开大学一间较为宽敞的宿舍里,记者参加了这些体验者每日都要召开的生存例会。  

  杨青青第三天进账为零

  前晚 9时整,伴随着一阵“咚咚”的脚步声,体验者陆续跑进“临时会议室”。“人都到齐了吗?”此次生存体验活动的带队老师,团委书记章剑锋向队长周健询问,周健迅速起身,拿出花名册点名,点名结束时,大家发现队伍中少了杨青青和陈肖锋。大家正要寻找,此时杨青青和陈肖锋依次跑了进来。原来,青青因为打工的地方路远,所以回来稍迟了些。陈肖锋则因“玫瑰投资”受挫,不得不加班卖玫瑰,所以迟到了。二人不好意思地向大家鞠躬道歉后,例会正式开始。会上,31名体验者逐一将自己生存体验第三天的生存经历和感受讲给大家听,并将当日的收入、支出以及节余一一向老师报账。

  杨青青第一个讲述。三天来青青和队友赵春博一直在宝鸡道花鸟鱼虫市场内的一家花店打工,虽然生存体验第三天正好是“七夕”,但花店生意平平,她和赵春博一整天都在干一些擦桌子、剪花枝之类的琐碎工作。当天下午,青青得知在邻店打工的滕菲和沈亚娟两名队友被老板婉言辞退了,她便和自己的老板刘姐请示,让队友到这边来干。

  “刘姐是个好心人,她同意接纳其中的一个人,但意味着我们中还有一个人要失业!”青青无奈地说,当时,小组中唯一的男队员赵春博主动把这个工作机会让给了同伴。说到这儿,大家一阵沉默……

  生存体验第三天,杨青青赚得工资15元,扣除14元房租,剩余的 1元钱买了 2个包子和一个饼作为一天的伙食。因此,青青这一天的进账为零,维持生存体验的费用还是48.15元。

  王梦莹所有光环都不管用

  紧接着,袁宏、陈肖锋、施鑫煜、潘烨文、王威、罗维娜、沈小燕等队员依次讲述了自己体验和感受。轮到王梦莹时,这位秀气的女孩刚刚说了两句话便泣不成声,因为一直觉得自己很优秀的她,白天却在公司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折。

  学习音乐的梦莹头上有很多光环:刚上大一的她已经是钢琴 9级、声乐10级,而且她的声音十分好听,在不久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一次播音主持大赛中荣获金奖。但即使这样,当她向一家不大的公司的老板自荐做一名主持人时,还是被“无情”地拒绝了。

  因为王梦莹的“哭诉”,悲伤的情绪一下子笼罩了会场,三天来寻找工作的艰辛、一次次碰壁的无奈和酸楚,加之 7名同伴的突然失业,让每一个队员心中充满委屈和压抑,很多女队员痛哭失声,不少男队员也哽咽起来,整个会场一度陷入僵局。

  不过,梦莹最后告诉大家,这么多天来,她终于在晚上做家教的地方摸到了钢琴,一种久违又亲切的感觉油然而生,那一刻她感觉幸福极了……这时的梦莹终于破涕为笑,大家集体为她鼓掌以示鼓励。

  尽管遭遇了挫折,但王梦莹当天收入依然“可观”,80元的进账足以让人眼红,加上前两天的节余,一共是145元。在其他队员眼里,梦莹简直就是个“小富婆”。

  纪政:没人帮你是命运

  会议将近结束时,纪政富有哲学意味的见解给记者留下了很深印象。这位学美术的女生说话时一直保持着一种微笑。三天来,不管多少人落泪,她始终都没有哭。

  “生存没有标准,目的不是赚钱。欢乐是生存,泪水也是生存,多一次打击,成长得就更快!”纪政说,“有人帮你是幸运,没人帮你是命运!即使吃再多的苦,那是我们愿意的,所以我不哭!”

  为了进一步平复大家的情绪,周健现场讲述了和妈妈通电话的情景:“我说妈啊,家里的阿姨可以辞掉了,因为我现在擦地板比她擦得要亮 10倍!”听到这儿,队员们忍不住哄堂大笑。

  是呀,吃点苦算什么,大家都在进步,都在成长,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生存的体验 生活的演习 
 
  《城市快报》8月3日报道(■陈楠)在人们日常的印象中,“80后”一代普遍娇生惯养、自私叛逆、贪图享受、缺乏责任感,是“垮掉的一代”。然而,一场由浙江师范大学师生组织的“生存体验”活动,使这种看法迅速得以改变,并给人们的内心深处带来了强烈的冲击。

  靠50元钱活15天,当“生存”前所未有地成为一个难题的时候,不谙世事的31名体验者在“残酷”的现实中感受了最切肤的痛楚,同时也享受了一起吃苦的幸福。

  于是我们看到,当一名女队员面临失业的时候,组内唯一的男队员主动退出,把宝贵的工作机会让给队友;当一名男队员投资玫瑰花失败的时候,为了不让他提前出局,队员们纷纷表示愿意把剩下的花买下来;一瓶仅有1升的汇源果汁,就像上甘岭上的那个苹果,31个人轮了一圈,竟然还剩多半瓶……

  就这样,挑战自身极限的过程中,体验者们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在体验生存的同时领悟生活,在自我成长的同时自我升华。

  于是,面对再度失业,队员开始不以为意了;为了获得更多的人生磨砺,队员开始主动“炒”老板了。这表明,面对生存的挑战,他们越来越有勇气,越来越有信心。他们已经理解了“有人帮你是幸运,没人帮你是命运”这句话的含义,并由此进一步领悟到:这次生存的体验,其实就是一场对未来生活的演习,通过对生活的逼真模拟,让他们懂得这样一个道理———学会生存不是目的,靠自己双手打造美好生活才是人生的意义。
 
队员晕倒了老师当“替补” 
 
  《城市快报》8月3日报道昨天,浙江师大31名大学生在津“生存体验”活动进行到第五天,虽然前日报道的7名失业队员都重新找到了工作,但前晚的例会上又传出了“爆炸性新闻”:队长周健、队员郭斌斌等4人又失业了。然而,这次失业的消息并没有像上次一样引起众人感伤,大家都很坦然,周健更是一脸的轻松,将其称之为“一次难得的机会”。会议结束时,一直默默无语的男队员张敏忽然爆出“猛料”:他把老板给“炒”了,原因很简单,花店的工作太安逸,他需要更多的人生磨砺……

  半小时卖了500份《城市快报》

  昨日清晨5时,周健和郭斌斌两名班委提前半个小时起床,骑上自行车离开了南大校园,到天津日报大厦领取《城市快报》。5时30分,其他体验者在闹钟的“吵闹”下也准时起床,虽然只睡了短短4个多小时,但大多数人还是显得很精神,只有沈小燕觉得有些身心疲惫,因为晚上没有睡好。

  清晨6时,体验者来到南大校园门口,等待周健和郭斌斌取回报纸。6时40分,周健和郭斌斌带着500份《城市快报》返回,随着报纸分发,体验者们开始了第五天的“生存体验”之旅。

  清晨7时,周健小组4名队员带着70份报纸从南大正门出发,沿着卫津路边走边卖,凭借着多日的卖报经验以及“熟脸儿”,经常有市民主动上前要求买报,甚至还有人递出1元钱后不要找零。当他们走到万德庄大街附近时,70份报纸全部卖完。此时其他队员也纷纷给周健发来短信报喜,所有的报纸已经销售一空,此时刚过了半小时。周健兴奋地对记者说:“没想到《城市快报》的影响力这么大,明天给我们1000份报纸,我们也能卖完。”

  为找工作顶烈日行走20公里

  由于周健等4人再度失业,所以他们每人仅用卖报纸的钱买了一个馒头当早饭。看时间还早,队员王蓉蓉提议大家可以先去帮她派发健康杂志社传单。在4人的努力下,500份传单很快就派发完了,王蓉蓉还成功地卖出了4本杂志。此时,罗维娜给周健打来电话,说滨江道附近有家小饭馆似乎在招人,可以先干着。

  9时30分,4人赶往滨江道,一路小跑找到那家小饭馆,对方却称不招服务员。4人没有气馁,他们决定去河北区胜利路的一家擦鞋店碰碰运气。由于4人在行走期间一直身穿“生存体验”的队服,不断有市民指着他们说:“看,他们就是靠50元钱过15天的那些人!”

  虽然看着地图走,但4人依然走了不少弯路,走到河北区胜利路附近的擦鞋店时已是11时30分了,擦鞋店的老板说只要两个人。4人商量后决定,让郭斌斌和许叶留下来,周健和王蓉蓉则继续出去找工作。

  买了几个馒头吃了午饭后,得知和平区云南路有一家服装店招人,他们马上向云南路赶去。可当两人走到滨江道时,对方却突然打来电话表示不想要人了。两人只好继续寻找工作,就这样,横跨4个区走了近20公里后,周健和王蓉蓉还没有找到工作,此时已经是下午4时了。

  正当周健和王蓉蓉为找不到工作一筹莫展的时候,富士达科技有限公司老总张洪生将电话打进本报,表示需要几名临时工作人员,让记者帮忙联系。记者兴奋地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周健,于是,周健、王蓉蓉和另一个队员王威均被这家公司录用了。

  带队老师成了“替补服务生”

  昨日9时许,意外发生了。一位带队老师接到女队员王艳艳的电话:“不好了,在甘肃路一家餐馆打工的金璐晕倒了!”

  老师迅速将情况通报给了负责此次活动的团委书记章剑锋,章剑锋当即和带队的王老师赶往那家餐馆,将金璐送往附近的公安医院救治。医生说金璐只是贫血,并无大碍,打了一瓶点滴后,金璐慢慢恢复过来。她要求立即返回餐馆打工,但被王老师制止了。为了不误工,带队老师施佳穿上金璐的工作服,当上了“替补服务生”。

  返回宿舍后,金璐显得心事重重,经记者一再询问,金璐才道出了自己的担忧:上午打工时,队友王艳艳因为过度疲劳,洗着碗就睡着了,结果一堆碗碟被打碎了,价值大约70元。虽然老板一直没有要求赔,但她们却在寻思着该如何补偿,可偏偏现在自己又病了……

  没想到的是,下午2时许,在陕西路的大韩餐馆中打工的沈小燕也晕倒。章剑锋和一位带队老师一刻不敢耽误,直奔大韩餐馆。赶到餐馆时,生病的沈小燕正在一间客房内休息,看到老师,小燕眼眶湿了。小燕说,因为水土不服,她每天只睡3小时,今天一大早又卖了50份报纸,头一直晕晕的,尽管她一直在告诫自己要挺住,但最后还是不争气……章剑锋坚持让小燕回宿舍休息,自己二话没说,解下小燕的围裙系在了自己身上。擦桌子、擦地、洗碗……一通“折腾”过后,小小的餐馆焕然一新,老板娘乐得合不拢嘴。

“我们一定要坚持到底!”

  《城市快报》8月4日报道 昨天,浙江师大31名大学生在津“生存体验”活动进行到第六天,大多数体验者的工作都稳定了下来,大家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忙碌着。“我们其实就是打工仔!”与刚来时相比,队员们的心态平和了很多。

  在生存例会上,大家得知了一个消息:一直陪伴他们的带队负责人———团委书记章剑锋老师因为公事要先行离开。虽然感到有些遗憾,但队员们很快就调整好情绪,纷纷和章老师拥抱告别,并表示自己一定要坚持到底。

  袁宏:真正学会了擦玻璃

  昨日清晨6时,队员施鑫煜和袁宏像往常一样准时起床,准备开始他们第六天的“生存体验”。7时许,他们每人领了10份《城市快报》,带着报纸一路向和平区河沿道走去,7时15分,20份报纸就卖光了。

  随后,两人沿着卫津路行走,7时30分,两人赶到了打工的保洁公司。9时整,公司开始分配上午的任务,施鑫煜和袁宏被派到气象台路附近的一家银行去擦玻璃。

  经过简单分配,施鑫煜和袁宏负责擦4块玻璃和一扇玻璃门。在工友的指导下,袁宏首先用毛头刷沾满肥皂水擦一遍,再用玻璃刮刷把玻璃上的肥皂沫刷掉。“刷的时候一定不能停,否则肥皂水就会留在玻璃上,那样就难擦了。”工友王宝利在旁边不时提醒着袁宏。

  玻璃擦干净后,再用湿毛巾擦抹玻璃框,最后还得用干毛巾擦一遍,这时擦玻璃的工作才算完成。看着整扇的玻璃门被自己擦得光亮如新,袁宏感叹说:“没想到擦玻璃有这么多步骤,这次我才真正学会了擦玻璃,以前在家里擦的现在看来都是糊弄。”

  施鑫煜:终于吃到了白米饭

  午餐时,施鑫煜和袁宏终于吃到了“久违”的白米饭,下饭的菜是炖白菜。如果是在家里,施鑫煜对这样的菜根本不屑一顾,但此时她却吃得很香。

  吃着吃着,旁边的工友突然给施鑫煜的碗里夹了两片肉,施鑫煜推让了两次,最后还是接过来吃了。可吃完饭她才知道,这两片肉竟是工友碗里的全部“荤腥儿”。工友的举动让这个初次经历打工生活的女孩感觉到了家的温暖,她不禁流下了热泪。


编辑: 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