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总结宣传工作专家组来我校实地调研毕业生就业工作。专家组组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凤有,校长吴锋民,校党委副书记蒋国俊出席调研汇报会。
仁伟 晓雷 梅杰 摄
吴锋民对专家组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发展及就业工作的基本情况。吴锋民指出,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事关学生的成长成才,事关学校的生存发展,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办学56年来,我校始终高度重视就业工作,为社会输送了20多万名各级各类人才,涌现出了地方和高校党政领导群体、著名学者群体、文化名人群体、知名企业家群体,浙江省在职特级教师、省一级重点中学校长中近一半为我校校友,为浙江省乃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吴锋民希望专家组通过调研,找出我校就业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促进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张凤有简要介绍了调研的背景、意义,他指出本次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总结宣传工作,自去年9月启动以来,已经历申报推荐、专家评审、社会调查三个阶段,师大现已入围前60强,进入最后的实地调研阶段,这说明师大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在浙江省内处于领先位置,而且在全国同类高校中也位于先进行列。张凤有希望师生们正确认识工作的目的意义,积极配合调研工作,客观真实地反映学校就业工作情况,深入总结凝练就业工作的经验特色,同时也祝愿师大发展越来越好,祝愿就业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蒋国俊以《增强竞争力 提升服务力 全面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为题,全面介绍了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本思路、主要做法和特色经验。蒋国俊从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能力培养为关键,全面提升就业竞争力;以健全体系为重点,不断增强就业指导力;以完善机制为保障,大力增强就业工作合力等四方面总结了我校就业工作的主要做法,并介绍了我校在师范专业RPT教学改革、非师范专业全程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体验式就业”模式探索等方面形成的工作特色和具体做法。
与教师代表座谈
查阅材料
实地考察创业实验基地
亲临招聘会现场指导
汇报会结束后,专家组一行分别与教师、学生代表座谈,查阅相关材料,实地查看我校大学生创业实验基地、毕业生招聘会馆、团体辅导室等就业、创业服务场所。
在下午举行的反馈会上,重庆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文厚润代表专家组对评审情况作出反馈。专家组根据社会调查和实地调研结果,一致认为,我校积极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基本实现了人员、经费、场地“三到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教育教学改革,针对师范、非师范、初阳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四大板块分别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效果良好;以学生为本,注重课程建设,打造校内有形精品就业市场,全面提高就业指导服务水平;注重能力培养,引导自主创业,在设置课程、开展活动、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园等方面有不少好的做法;着眼学生多元化发展,打造“体验式就业”实践体系,使学生综合素养、就业竞争力全面提升。与此同时,专家组也指出了我校在完善学科设置、加强毕业生就业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和不足。
张凤有代表专家组做总结,希望师大在下一阶段认真学习就业典型高校的经验做法,进一步抓好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进一步凝练经验特色,全面提升就业服务水平;要以本次就业总结宣传工作为契机,稳中求进,积极探索长效机制,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吴锋民对专家组的指导表示感谢。他说,专家组的调研反馈对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了实事求是的评价,既肯定了我们的成绩,提炼了好的做法,同时也指出工作中的不足和下一步努力的方向。这对我校就业工作而言是一次很好的把脉和诊断,我们将高度重视调研结果,分条分类逐步分析、改善、落实,也希望各位专家常关心我校各方面发展,多提宝贵意见。
教育部专家组成员、武昌工学院院长李勇、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冯明,省教育厅学生处处长丁松泉、副调研员张彩凤,省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徐继彬,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学院院长(或书记)、副书记参加会议。
据悉,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秉承“为每一个有梦想的学子搭建成长舞台、为每一个有追求的学子构筑心灵港湾、为每一个有准备的学子创造成功机遇”的“三为”工作理念,狠抓“就业竞争力”、“就业服务力”“两力”建设,探索形成了“一条龙指导、一站式服务、一课程教育、一品牌引领、一网站导航”的就业服务新模式,以及“市场促动,家校联动,招生、培养、就业互动”的就业工作新格局,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近三年来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在94%以上,且逐年稳中有升。2005年学校被评为省级高校就业工作优秀单位。
编辑: 朱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