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华读书报》大篇幅刊发了我校儿童文化研究院院长方卫平教授的访谈文章,就其图画书研究新著《享受图画书——图画书的艺术与鉴赏》进行解读和阐释。
文章以《原创图画书,如何超越“学步期”》为题,用作者与编辑对话的方式,剖析了图画书普及后亟需进行的“深度”启蒙及其推进方式,原创图画书的艺术突破等问题。
文中,方卫平提出“在书籍形态和文本构成上,原创图画书的确越来越向世界水平靠近,但在内里的艺术表现上,许多作品所表现出的对图画书艺术的认识,仍然是十分稚嫩和浅薄的”,“仅仅停留在主要是外在形式层面的认知上,原创图画书的艺术想像和施展空间始终是有限的,图画书亟需;‘深度’启蒙”等引人深思的话题。
《享受图画书》一书由明天出版社出版,该书为读者深入认识和了解图画书这种特殊的艺术样式,提供了鞭辟入里的学理分析和细致入微的文本解读。
《中国教育报》专版《读书周刊》头条刊发了我校儿童文化研究院研究员、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理论家彭懿的专访文章,介绍其儿童幻想小说的创作理念。
文章以《彭懿:呼唤英雄归来的造梦者》为题,介绍了彭懿的创作经历、新书“我是夏壳壳”系列的创作故事,以及彭懿本人对幻想儿童文学的理解和创作体悟。“幻想儿童文学并不是要营造一个完全封闭的、与现实隔绝的世界,而是要让幻想的光芒照亮孩子们的现实生活,开启一扇想象之门”,文章总结了彭懿多年幻想儿童文学的创作心得。
现已创作6本的“我是夏壳壳”系列,讲述了一个叫夏壳壳的10岁男孩误入幻想世界,进而遭遇种种困难,最终一一取胜的故事,其中第四本《欢迎光临魔法池塘》还获得了第24届“陈伯吹儿童文学奖”优秀作品奖。
针对儿童网络欺凌现象的频繁出现,今年第6期的《少年儿童研究》杂志专访了我校儿童文化研究院研究员、传播学博士陈钢,并刊发《阻断网络欺凌从家庭开始——访陈钢》一文。
文章从社会对儿童网络欺凌问题的关注度不足入手,以对话的方式分析了儿童网络欺凌的判断指标、阻断儿童网络欺凌的方式、家庭教育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文后还附有陈钢撰写的《儿童上网礼仪》。
陈钢认为,阻断儿童网络欺凌首先要从家庭开始,儿童网络欺凌行为和不健全的亲子关怀关系间关联甚密,家庭支持系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个儿童是否会进行网络欺凌行为。陈钢建议家长,首先要让孩子了解欺凌行为的非法性,订定合理明确的规范,鼓励、要求孩子遵守;其次要减少孩子接触暴力电视、电玩的机会,提供其他正当的休闲活动,积极教导他们遵循正向的社会技巧、合宜的人际相处模式,并给予高度关怀、尊重和接纳;再次家长除了鼓励孩子在遭遇网络欺凌时主动举报之外,还应通过他们的言谈举止辨识网络欺凌事实是否存在。
编辑:朱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