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大厅

留学沙龙:听听留学过来人的建议(图)

作者:赵多加 周啁来源:宣传部发布时间:2012-06-26

  “留学一年,自立能力强了,交际圈广了,视野也开阔了”、“寝室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美国人、英国人、韩国人”、“走出国门,我真正明白了原来‘全球化’是这样的”……6月25日晚,由校外事处、留学人员联谊会主办的“留学沙龙——交换生回校访谈会”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一楼多功能厅举行。本次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国际化发展战略,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学校组织的出国(境)交流项目(更多项目信息详见http://wsc.zjnu.edu.cn/show.aspx?id=2650&cid=133)。

  感人的学习故事、难忘的国际友情,在两个小时的座谈中,8名曾前往过香港、台湾、美国等地留学的老师同学与大家分享了多彩的留学故事。

陆佳浩 摄

  最留恋的是图书馆

  说起国(境)外的大学,总少不了提及它们的图书馆。“我们师大的图文信息中心很牛,馆大且书多,不过,台湾高雄大学的图书馆更给力:每台桌子都配有网线与插座,上网、查阅资料等很是方便。”留学于台湾高雄大学的顾碧威感叹,“为此,我常常泡在图书馆。”

  去香港教育学院留学的陈能也对图书馆恋恋不舍,“学校的图书馆是我印象最深的,不但网络便捷,而且有7*24研习中心——7表示一周有7天,24则代表每天的24小时,这个研习中心在任何时间都开放,并且配有电脑、扫描、打印等多种设备,是我们学习研究的宝地。”

  除了图书馆为出国留学的同学带来很多便利,课堂亦带给他们别样的学习体验。顾碧威告诉大家,她们的不少课堂是以报告会的形式开展的:学生做评委,老师做听众,“这让我们压力很大,因为学生评委会问出各种问题,而我必须在报告会前做好充足的准备,不然就会被问得哑口无言。”

  留学美国天普大学的缪鸥则对美国的中小学教育印象颇深,“美国中小学的教室、走廊是那么的美丽,五彩缤纷;课堂也是五花八门,每周都有课程学习课、职业教育课。在职业教育课上,老师会带着学生去工厂、车间等地方参观,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嘉宾们表示,异国他乡的学习虽有不适应,但若利用好图书馆与课堂,使其双剑合并,仍能取得骄人成绩。
  
  最难忘的是国际友情

  怕水土不服,怕饮食不适,怕语言不通……出国留学的同学初到外面,往往在生活上忧心忡忡,但很快,他们就发现了强大的后盾——教师的关心、同学的帮助。

  “教师们很亲切,来上课时每次都给我们带特产等零食,这种家人般的关爱让我们很感动!”顾碧威仍记得老师曾带给她的牛肉面。“中秋节时,老师为了减轻我们国际生‘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苦楚,特地安排了茶会、猜灯谜比赛、烧烤等活动,与我们共度佳节。”陈能指着一张交换生们手持灯笼的照片回忆道。

  与去港澳台的同学们相比,去美国的同学们也倍感“国际友情”的温暖。外语学院的叶洁雨去的是天普大学,虽说学的是英语专业,但在真正与美国人交流时仍有不便,“木讷的时候,连‘番茄酱’都会不知道该怎么说。幸而,身边的朋友都非常友善,黑人同学讲话很快,可在与我们交流时会特地放慢语速;教授们也很乐意帮助国际生,若有问题,只管打电话给他们,他们会特地抽时间来学校帮我们解决困难。”
  
  且听留学过来人的真诚建议

  你也想留学异国他乡吗?你也希望感受真正的“全球化”吗?你也期待开拓眼界,扩大视野吗?且先听听留学过来人的建议。

  “学好英语非常重要,这是入门功夫。”留学回来的周卫东老师、胡鑫老师以及其他学生,都一致肯定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所谓的与国际接轨,学好英语是第一步”、“我因英语不好,刚开始几个月真是什么都不懂,很是痛苦”、“生活类词汇的匮乏,使自己偶然出去买东西时都会弄得头昏脑胀”……师生们对有关自己经历的分享让在座学子倍感学好英语的重要性。

  周卫东与胡鑫两位老师还希望有意愿出国(境)深造的同学们能加强科研能力。周卫东老师说:“欧美的学者对于科研是极为严谨的,你们在师大期间应尝试着做些科研和实践。”胡鑫老师也建议在校生多与老师交流,多做课题,多做项目,“欧美的科研是前沿的,若没有好基础,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此外,曾出国留学而今仍选择出国深造的焦阳、金骋路两位同学还表示:是否能出国(境)是机遇问题,但也离不开准备。将去爱尔兰读双学位的金骋路说,“但准备也是决不可少的,我正是在已有充足的准备时,遇上了机会。”



编辑: 朱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