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布2012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人选,我校杰出教授、田家炳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眭依凡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截至目前,我校已有3名“长江学者”,另两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是张涌泉、张法。
眭依凡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在全国高教和理论界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先后任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客座研究员、加大伯克利分校高级访问学者、柏林自由大学高级研究学者、清华大学伟伦特聘访问教授、北大特聘教授、华东师大博士生导师等职。在大学文化与大学理性及大学领导力、大学校长治校等研究领域享有学术声誉。在《教育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高质量论文百余篇,其中《教育研究》12篇,《新华文摘》转载14篇,人大《高等教育》转载28篇,CSSCI收录50篇并被他引265篇次,国务院《国研网》和《中国社会科学网》收录37篇次;先后主持承担20多项国家、国际合作及省级研究项目,近几年主持福特基金项目、全国教育规划国家一般课题等10项,获教育部人文社科、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等3项,获江西省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高等教育学》、《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大学的使命与责任》、《教育发展理论研究》、《理性捍卫大学》等代表性著作,及《科学发展观与大学按规律办学》、《大学的理想主义与人才培养》等代表性论文,为我国高教理论的丰富、创新及高校改革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不少研究成果受到教育部领导及相关部门、大学领导人的高度重视。近几年来应邀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著名大学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等主办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作专题学术报告、大会主旨发言数十次。据国内最具专业权威的《教育研究》2012年8期及《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2期刊发学术论文:在改革开放30年来全国高教学科“高被引论文作者”总排名中,眭依凡位居第二,在“高教基本原理”主题“高被引论文”排名中眭依凡第一,在“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与规划”主题排名第四。该研究结果认为:“潘懋元以及眭依凡、刘献君、杨叔子等名列前20位的作者是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中很有影响力的研究者”。
“长江学者”全称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是教育部与香港李嘉诚基金会共同筹资于1998年设立的专项高层次人才计划。为适应新形势,教育部从2011年起实施新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将其作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英才开发计划”等共同构成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体系。坚持育引并举,同条件、同平台、同标准,着力培养和吸引学术新锐。在吸引海外人才方面,讲座教授人选全部面向海外知名大学教授;特聘教授人选面向海外知名大学副教授。
编辑:陈仁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