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学校召开“十三五”发展与重点高校建设专题研讨会。校党委书记陈德喜作专题报告,校长蒋国俊主持会议。此次会议是2015年暑期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的一项议程。

朱慧 摄
在题为《聚焦重点 科学谋划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学校跨越发展》的专题报告中,陈德喜表示,“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学校重点实施“区域性与国际化、特色化与综合性、非均衡与整体性、跨越式与可持续协调发展”四大核心战略,着力推进“质量立校、学术兴校、人才强校、特色名校”四大重点工程,顺利召开第五次党代会,在博士学位授予权和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首批省重点建设高校、校区建设与办学空间拓展等标志性成就方面取得突破,综合实力排名稳居百强并持续跃升,并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等10个分项目标上取得喜人进展,为省重点高校建设和“十三五”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陈德喜立足区域经济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省内外高等学校的发展状态和竞争形势,从学科专业结构与面向对接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不够、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水平有待优化提升、国家学科平台有待突破、科学研究实力有待增强四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学校改革发展面临的困难与挑战。陈德喜强调,我们要充分看到办学取得的成就、坚定发展信心,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客观审视学校事业发展存在的短板,清醒看到学校现状,找准重点高校建设和“十三五”发展的逻辑起点和历史方位;要站高一步看形势,往深一层想问题,要有雄心壮志、牺牲精神,要吃苦耐劳、负笈前行,众志成城,把学校事关发展的大事做好。
陈德喜说,未来五年,我校将以“建设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为总体定位,以“服务和引领浙江教师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战略举措”为办学使命定位,以“理工融合,人文特色,师范品牌”为学科发展定位。到2020年,学校卓越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形成,学科专业布局结构得到优化,师资队伍水平显著提升,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取得突破,现代大学制度体系构建完善,“一主三副”办学空间建造完成,办学声誉和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全面实现学校第五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计划,全面完成省重点高校建设任务,全面建成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达到“211”高校平均水平,为实现建设有国际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远景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陈德喜强调,我们要找准“十三五”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进一步创新发展举措,要明确九大战略任务:变革模式,培养“三实”高素质人才;优化结构,建设特色化学科体系;协同创新,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引育并举,打造高水平人才队伍;深化合作,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统筹推进,全面改善办学条件;智慧引领,健全服务支撑体系;综合改革,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凝心聚力,加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好八件大事:以省重点高校建设为总抓手打造学科高峰,.以实习创业学院建设为突破口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以重大创新平台为载体促进学校转型发展,以校区功能布局优化为目标全面完成校园基本建设,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为手段培育杰出人才,以全面实施国际化战略为契机实现国际合作高端突破,以开门办学为途径构建多元筹资体系,以文化校园建设为驱动促进学校风格形成。

蒋国俊在主持会议时指出,如何以省重点高校建设为契机,做好“十三五”发展谋划,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细化目标举措,强化推动落实,推进学校转型发展,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与会人员要结合会议精神和要求,深入研讨,提出建议,为学校结构转型、强化特色、提升实力贡献才智。


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校学术委员会正、副主任,各学院、部门(单位)负责人,现职中层干部,一级学科学位点负责人参加会议。专题报告会后,与会人员分组围绕陈书记讲话精神、省重点高校建设方案和“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对学校的发展方位、发展思路及重要举措等展开研讨。
编辑: 朱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