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新闻中心学生记者团 张颖 林乾浩)琳琅满目的手绘展板、酷炫十足的乐队表演、丰富多样的互动体验……10月11日,校学生会、校研究生会等7大校级学生组织以及210个学生社团在杏园篮球场排球场联合纳新。
社团让“文化”成主打
中非交流协会的摊位前,木雕小人、椰壳手环、串珠项链、布艺等工艺品琳琅满目,留学生海尔飞拍着非洲鼓增添文化氛围。
张玲 王悦之 摄
除了实物展,展现非洲景观的摄影展也足够吸人眼球。据负责人黄佳静介绍,丰富的展示品多数是去过非洲的本校学生从当地带回,他们希望通过这些展品带来更好的文化体验。
独具民族气息的汉服社也因为新推出的汉服试穿活动而人气高涨,不到半天就收到了百余张报名表。“这件叫褙子,这是襦裙、衫裙、曲裾……”试穿前社团成员为试穿者一一介绍汉服,并帮助他们挑选、穿戴。虽然汉服讲究的完整穿戴过程需要花上五六分钟,还是有不少人前来体验。“这么多漂亮的汉服,更加激发了我对汉服文化的喜爱。”来自行知学院的赵佳颖说。
另外,戏曲协会成员经历五小时上妆过程,穿上越剧戏服现场教唱,以丰富报名者的戏曲文化体验。大象版画社则推出现场做版画书签,让体验者直接感受版画制作过程。
社团纳新 各有“招数”
黑白相间的舞蹈服、复杂的动作、动感的音乐……创办于2001年的麒麟舞社是校园里不折不扣的老牌社团了,据其社长介绍,每年社团纳新在招新摊位前展示街舞已是一种传统,社员们倒立、弹跳、旋转,这些hip-hop技艺总能吸引了不少人。
而另一边的吉他社则有电声乐队助阵,担任主唱的是我校音乐学院05届学生,曾经他也是吉他社的一员,毕业后,他自己经营了一家琴行,却始终对大学里“玩”吉他的时光念念不忘。每年吉他社纳新,他就会把设备搬到现场,给自己一直热爱的社团“撑足场面”。
210个学生社团中,沐曦手工趣坊和民族室内乐团是两个新晋社团。怎么从这么多的老牌社团的手中“抢”人?新社团也有自己的“招数”,沐曦手工趣坊就在摊位前就操办起了小型“个人手工艺术展”,当天展出的作品全部是社长唐黎明亲手制作的作品。旁边一名正在报名的同学直言是被展出的作品吸引的,“我想进社以后好好学学。”她笑着说。
校社团联和团务中心更是在现场设置了地标,让同学们在拥挤的人群中迅速 “发现”他们。
巧用校庆元素 宣传纳新
师大60周年校庆临近,纳新现场也是不乏校庆元素。上午9时“缘聚浙里,团聚60”招新专场文艺演出在杏园篮球场西侧举办。校学生会、社团联、志愿者总队等7个校级组织、3个单项奖社团和十大精品社团展示了自己的标识,并用标识在舞台背景墙上拼贴出数字“60”,以献礼师大60周年校庆。
校学生会则是巧妙地将招新宣传和为师大点赞结合在一起。转动学生会为迎校庆设计的标识转盘,参与相应的小游戏,参与者就可以在舞台背景墙右侧的60周年校庆标识上,留下一份自己的专属点赞“指印”。“借助纳新的方式让新生提前了解校庆文化,也能够为他们留下一份独特的校庆记忆。”工作人员周圆介绍说。
编辑:朱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