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师新闻

青春因磨砺而出彩 浙师大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作者:团委来源: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1-08-18

今年夏天,一群群肩负着不同使命的浙师人走进社会大课堂,开启了高“含金量”的暑期实践。他们挥动画笔,用艺术赋能乡村产业;他们换上红军服,重温百年峥嵘岁月......他们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50元,15天,生存训练聚“团魂”

 

这个暑假,浙江师范大学新世纪人才学院赴成都进行社会实践每人完成“50元生存15天”的挑战,用自己的实力赚钱生活,做到“学会生存,高于生存”,创造一段属于他们的青春故事。

 

实践期间,浙师大党委副书记朱坚专程来到成都看望“生存训练”实践团成员并与大家亲切交流、座谈分享。

 


在探访交流过程中,朱坚详细了解同学们的工作情况,询问用人单位对同学们工作的满意程度,鼓励大家踏实工作、务实求索,努力从工作实践中提升自我。


张子昂同学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将爱好变为工作,在一家教育机构从事魔方教学,并用扎实的功底、认真的态度得到了家长及机构负责人的一致好评。朱坚对张子昂的表现表示肯定并希望他戒骄戒躁、再接再厉。 



朱坚连续两天来到“生存例会”现场,与同学们互动交流。同学们在经历了近10天的“生存训练”之后,就如何处理“生存”和“体验”的矛盾、如何处理守业与创业的关系、如何发挥专业特长形成团队合力等畅谈了感悟与困惑。 



朱坚倾听了每一位同学的发言,并逐一进行了互动交流。他认为同学们既要在“生存训练”中感受成都的风土人情,又要磨砺意志、寻找价值、提升自我。聆听前辈教诲,书写我辈华章。生存路上,我们必将不负韶华、不负期望、勇往直前,用实际行动展现青年担当。


穿军服,寻文创,多种“姿势”学党史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重返1935”红色研学暑期社会实践队于衢州江山展开沉浸式研学活动,解锁“走新+走心”党史学习教育新模式,活动被浙江新闻等媒体关注。



队员们深入江山村落,在大陈村、乌龙村、勤俭村、洪福村、廿八都等地寻访当地优秀党员,聆听本土红色故事,重走红军行军道路,教唱经典红色歌曲、演绎地方红色剧本,他们在红色研学中与80多年前的“新青年”进行心灵对话,重返星火燎原的年代。


穿着红军服,唱着红军歌曲,数计学院的实践队员们来到红军大陈战斗遗址,重走红军江山大陈战役胜利之路。“到了初心驿站,我们换上了红军服,现在与过去的交织让人觉得梦幻,仿佛是一份沉甸甸的传承。”队员羊嘉豪、王晨说。

 

音乐学院“音”爱“童”行暑期实践队开展多维度党史学习教育,具体包括红色课堂学党史、红色研学忆党史、红色游戏记党史、红色歌曲唱党史、红色舞台述党史等内容,形式丰富,成果刊登在省教育厅党史学习教育简报第39期。

 

“以艺为体,以史为魂”,他们依托实践地红色文化资源和音乐资源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党史课。在东溪乡周大风《采茶舞曲》纪念馆,队员们开展了《让世界聆听弓弦上的中国声音》音乐党史课,通过弹奏并讲解二胡曲《光明行》《雪山魂塑》的创作过程等方式为当地群众讲述音乐党史。


音乐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汇报演出在泰顺县东溪乡周大风《采茶舞曲》纪念馆举办。晚会中《红星歌》《映山红》等多首红歌带领观众们梦回历史长河,感受过往的峥嵘岁月。

 

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创意先行,文化传承”校园文创暑期社会实践队“在行走中悟党史,在文化中学精神”,以小分队形式调研红色文创产品的现状、提取具有典型性的红色符号,将无形的红色精神转化为有形的视觉形象。 


 

为缅怀革命先烈,重温革命历史,传承红色精神,激发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的豪情和斗志,实践队以走访的形式学习党史文化、感悟党史。

 

实践队首站来到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浙江革命历史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活动。成员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浙江人民经过浴血奋斗取得浙江解放的光辉历程,成员们参观后纷纷感受到当时革命的惨烈以及英雄人物的“红色精神”。 


 

实践队在队内也开展“红色文创”故事分享汇活动,实践队成员可在任意地点选取与红色文化相关的文创产品,并对该红色文创产品所蕴含的故事进行分享讲解,弘扬红色精神,使党史文化深入人心。

 

团队以红色文化、传统文化为基础,通过参观历史文物、聆听党史故事、体验红色情景等方式,挖掘文化内涵,立足创新点,充分运用学院专业优势传递文化,探索出一条独特的红色文化传递之路。

 

访村落,绘墙绘,探究乡村“致富经”

 

“青年学子唯有深入实践,才能切身感受社会前进的脉搏”,7月24日,外国语学院“浙遗青扬”暑期实践队来到武义乡村,探索武义乡村共同富裕发展之路。


实践队在随街采访和青少年宫探访过程中了解到当地政府、企业和社会人士共同为武义县的随迁子女教育架起了希望的“爱心之桥”“善育之桥”,亦为武义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筑起“共同富裕”的坚实堡垒。


实践队还特别考察调研了壶山街道三板桥村和履坦镇坛头村两个示范村落,走访了三板桥村的文化礼堂,观赏了描绘村落历史、独具文化特色的文化墙,参观了莲藕试验田,了解了协调村里矛盾的和合促进会,感悟了三板桥村在共同富裕道路上“党员带头、和合善治”的致“富”经验。


美术学院“印象田园·美丽乡村”暑期社会实践队通过“绘制特色墙绘、绘画美丽乡村画卷”“制作釉下彩绘、传承陶器文化”“设计文创海报、传播风土人情”“调研汇报总结、发现致富之路”等“艺乡建”主题活动,将地区特色文化发扬光大,加大地区的曝光度,提高当地农产品的知名度,以艺术赋能乡村产业,助力推动共同富裕。


实践队通过考察走访、网络调查等方式,提炼当地的优势文化内涵,以国风为重点进行设计呈现,并以当地的特色为辅,设计出体现当地特色的农产品包装、文创海报,提高农产品的销量。

 


一墙一文化,一墙一创意,一墙一风景,队员们为乡村绘制墙体彩绘,将艺术融入乡村建设,绘制农民美好生活新画卷,打造共同富裕新样板。

 

“印象田园•美丽乡村”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的活动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受到了中国青年报、中国网、浙江新闻等多方关注,报道新闻多达五十余篇。 



设课堂,发聘书,理论宣讲守初心

 

这个夏天,马克思主义学院“红途望道”实践队正在用00后的方式,寻找理论宣讲的新路径。

 

“红途望道”实践队以“讲好红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奔赴金华、义乌、磐安三地挖掘红色资源,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



队员们深入各地政府、学校、纪念馆,与磐安县政府、金华荣光国际学校、磐安县仁川镇中心小学、浙大教科义乌市东河小学等多地开展合作,在磐安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义乌“一带一路”教育陈列馆聆听当地的红色故事,在金华荣光国际学校开展以培养“10后小马”宣讲员为目的的“青马”课堂,并为多位优秀“大马”“青马”“小马”代表颁发了“红色宣讲员“聘书。


实践队队员们精心准备了特色“青马“课程,围绕“演讲”“思辨”“文本”三大主题,组织完成三套课程体系的教学,以实际行动践行青马学子传承红色基因的初心,带领10后的孩子们一同在传承之路上抛洒青春与热血。


一路走来,“红途望道”实践队初心不改,坚守使命,实践活动更是得到了人民日报今日头条、浙江新闻等多家省级以上媒体报道,辐射人数高达10万余人。

 

开课程,做调研,乡村振兴新风景

 

人文学院“舟漾艾乡, 婺颂华章”暑期实践队走进艾青故居,旨在深入挖掘地方乡土教材,开发特色课程,助力当地乡村文化振兴。

 

他们在镇上组织多场红色快闪活动,以演出情景剧、朗诵经典艾诗等形式挖掘当地优秀红色文化,宣传红色党史。作为具有立德树人特色的师范生矩阵,实践队立足艾乡,助力当地乡村文化振兴,探索出一条“党史+”的教育新路子立足于文化,推动当地乡村振兴。


实践队的活动曾被新华社、中新网、学习强国等网络平台报道,其中1篇点击量近120万,实践活动受多方媒体持续关注。

 

初阳学院“缘梦·红岩熙日”暑期社会实践队于7月4日起探访了全国文明村——兰溪岩头村,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活动,通过人物专访,了解当地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感受乡村振兴政策带给岩头村的变化探究“如何实现乡村美”的推广方法,最终形成三万多字的调研报告。 


 

此外,实践队还在7月12日在岩头村篮球场举行了“歌红岩千韵,赞百年初心”文艺汇报演出,受到了广泛关注。据悉,实践队的4份原创视频收获1825次播放量,18篇微信推文获得7052次阅读量,并被中国青年网报道;充分借助互联网平台推广当地特产兰溪小萝卜,进行4场直播义卖,最高点赞量突破一万次,为岩头村的振兴付出了一份绵薄之力。 

 

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同心向党,情暖畲乡暑期社会实践队于全国民族乡乡村振兴试点——浙江省兰溪市水亭畲族乡开展调研活动助力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发展实践队成员分为畲乡探药”“非遗孕畲”“文旅兴畲三个小组,深入挖掘当地文化、旅游、物产资源,结合乡镇少数民族特色,促进水亭畲药之乡品牌推广,利用数字化手段助力水亭乡特色产业振兴。 



实践队员走访乡间,找寻兰溪水亭畲族医草药特色,着眼地方宣传,助力乡村振兴小组成员编制了一本畲草药图册,为当地的畲医畲药馆提供语音讲解,并制作了一系列帮助地方宣传的视频他们制作了雪糕盲盒和水亭系列口味雪糕和西方坞旅游纪念手册,并在手册中规划出来三条旅游线路以满足不同的旅游需求。此外,“文旅兴畲小组还拍摄了留学生带你游西方坞、留学生带你游西姜两个视频,以留学生的视角介绍两个村的风土文化,达到宣传和吸引客流的效果。在短短的13,国际学院暑期实践队员与水亭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新时代青年响应党的号召,深入基层群众,体会乡间淳朴风情,以青年人的视角和方式,将独具特色的畲族文化呈现在大众面前。国际学院学子带着对人民的热爱,怀着对理想的憧憬,以青年之志书写新时代的华章。


文字:田晨晨 汪冲 张海洋

编辑:姜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