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师新闻

浙师大举办非洲国际中文教育研讨会暨非洲中文教育联盟启动仪式

作者:汉办来源:汉办发布时间:2021-12-11

12月11日,非洲国际中文教育研讨会暨非洲国际中文教育联盟启动仪式在线上举行。本次活动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浙江省教育厅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指导,浙江师范大学承办,并得到中非商会杭州办事处、浙非服务中心和中非有关院校、企业、机构的支持。



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任马箭飞、浙江省教育厅专职副总督学舒培冬、浙江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陈江风、浙江师范大学校长郑孟状、中非商会副会长、万邦德集团董事长赵守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浙师大副校长钟依均主持。


大连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姜凤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吕景泉、嘉兴南湖学院副校长朱蓉、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副校长周燕、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陈海荣,北京大学资深教授陆俭明以及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省教育厅、省外办有关处室负责人以及64家非洲中文教育联盟首批发起单位代表,非洲各孔子学院中非方院长和本土教师代表与会。


马箭飞向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以及非洲国际中文教育联盟的成立表示祝贺。马箭飞表示,在中非各界有识之士共同努力下,已有16个非洲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30余所大学建立中文专业或中文师范专业,数以万计的毕业生成为建设非洲,促进中非友好的中坚力量。马箭飞指出,本次研讨会作为“2021年国际中文教育交流周”的重要活动,要聚焦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的新成果、新模式、新业态,展示成就、分享经验、加强协作、谋划未来,推动国际中文教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马箭飞强调,非洲中文教育要强化协同合作,非洲中文教育联盟要凝心聚力,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发挥各方优势,促进非洲中文教育协同发展、融合发展;要坚持需求导向,语合中心将继续基于非洲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应用人才培养培训需求,不断探索“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发展新模式,培养既懂中文又掌握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要突出科技赋能,充分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努力实现信息互动更快捷、资源共享更广泛、学习服务更便利;要持续推进本土化,针对大纲、课程、教材、教法和考试等,设计出适应当地的综合解决方案。马箭飞表示,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非洲各国中文教育事业发展,以更加聚焦、更加务实、更加高效的方式为各国民众学习中文提供优质服务。


郑孟状代表浙师大对与会代表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浙师大对非工作总体情况和涉非中文教育取得的成绩。郑孟状指出,即将启动的“非洲国际中文教育联盟”,旨在为我国走向海外、特别是非洲的企业做好语言支持,构建懂中文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机制,搭建中非有关各方在企业、院校等领域合作平台,对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走出去”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新形势下区域国别国际中文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共同探讨非洲国际中文教育成就经验、研究如何进一步做好“中文+职业技能”工作,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郑孟状表示,浙师大将整合校内外资源,将“非洲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基地”建成集非洲中文教育领域发展研究、功能拓展、师资培养培训、教学研究为一体的大平台,为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建设中文传播平台,构建中国语言文化全球传播体系和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贡献力量。


舒培冬对会议的召开和联盟的发起表示祝贺。他指出,语言交流合作、国际中文教育是中非友好合作的重要领域,浙江省深入谋划,统筹资源,不断推进对非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非洲孔子学院办学质量不断提升、国际中文教育管理不断创新、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建设不断强化。舒培冬强调,非洲国际中文教育研讨会的召开和非洲国际中文教育联盟的发起适逢其时,相信通过会议研讨和联盟协作,非洲国际中文教育、教育交流合作会取得新进展,新成果。


陈江风介绍了浙江省与非洲国家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等领域的成果。他指出,语言文字国际交流合作、国际中文教育不仅是教育合作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非人文交流的重要抓手,浙江省高校同各非洲国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在非设立的8所孔子学院已经成为了浙非合作与人文交流的综合性平台。陈江风表示,今后浙江省外办将继续积极支持浙江对非高等教育合作计划的实施、浙江省对非中文教育工作的开展、智库合作联盟的打造和友城教育的合作工作。陈江风希望非洲国际中文教育联盟能够积极发挥作用,支持各院校企业开展“中文+职业技能”合作,取得新发展、新突破。


赵守明介绍了万邦德集团基本情况并提出三点建议,要紧扣“中文+职业”定位,为非洲国家解决医护人才不足提供支撑;要推进“学校+企业”合作,为非洲国家医药产业本地化培养技工;要实现“中国+非洲”互动,增强非洲国际中文教育联盟的影响力。赵守明表示,非洲中文教育联盟应当深化与中非国家教育和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行业企业合作,坚持公益性定位,探索市场化模式,针对非洲人才短板,集聚优势资源,开展联合办学、多点实训,提高中文教育成效,服务中非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中非人民友谊。



开幕式上,厦门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辽宁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宁波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嘉兴南湖学院等非洲中文教育联盟内9所院校代表和9家企业代表就战略合作进行了云签约仪式。非洲中文教育联盟发起单位代表、浙江师范大学非洲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基地执行主任徐丽华介绍了联盟发起背景、发起成员并宣读非洲国际中文教育联盟成立宣言。与会领导和64家联盟发起单位代表及本次研讨会所有参会人员共同观看联盟启动视频,见证非洲中文教育联盟云启动。


在随后进行的以“新形势下区域国别国际中文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的非洲国际中文教育研讨会主旨报告环节,北京大学陆俭明教授、武汉大学赵世举教授、教育部职教所刘玉峰教授、喀麦隆教育部汉语总督学杜迪等专家分别就非洲中文教育本土化、语言服务研究、职业教育研究和非洲中文教育国别情况发言。


会议期间还召开了非洲“中文+职业技能”校企对接会,来自教育部语合中心、浙非服务中心、北京语言大学、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埃塞技术大学孔子学院等有关单位代表分别介绍了相关政策、在非投资、对非工作和非洲语言人才培养等情况。在12月12日召开的主题论坛上,与会中非孔子学院院长、中文教育专家将分别就区域国别视野下的国际中文教育发展、非洲地区中文教育历史、现状与未来等主题进行研讨。


据了解,本次活动是2021年国际中文教育交流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交流周以“携手合作、共创未来”为主题,将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近40场精彩活动,聚焦国际中文教育发展新成果、新模式、新业态,展示成就、分享经验、加强协作、谋划未来,推动国际中文教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交流周期间,教育部领导将为浙师大“非洲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基地”进行云授牌,浙师大还将主办“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项目管理模式创新与探索”论坛。  



  编辑:程松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