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大厅

从此浙师人丨2023 级新生第一课:奋进,“大写的人”

作者:周佳乐来源:融媒体中心发布时间:2023-10-09

“一切漫长的等待都是为了美好的相遇。同学们来到浙师,是为了探索知识、提升服务社会的本领,而浙师始终致力于培养厚德、仁爱、崇师、弘毅的时代青年,你们与浙师可谓是真正的‘双向奔赴’!”


浙师大党委书记郑孟状为新生上开学第一堂思政课。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廖莜 摄


10月9日,浙江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郑孟状以《奋进,“大写的人”》为题,为8493名2023级本科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讲授第一堂思政课。


“砺学砺行,维实维新。来到浙师,立德修身,为学求道,就让我们在校训精神的指引下,做有大情怀、大视野、大智慧的人!”


胸怀“国之大者”,做有大情怀的人 


“首先,我们一起来思考上大学是为了什么?”“北宋大家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或许这为我们解答如上问题提供了思路。”郑孟状结合党的奋斗历史与新时代中国的宏伟事业,勉励同学们树立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作为浙江教师培养的摇篮,浙江师范大学始终致力于培养能够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建设教育强国矢志担当作为的时代青年。希望学在浙师的你们,可以成长为能够听从党和人民召唤,胸怀“国之大者”,立足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战略高度,自觉担当使命任务,把个人梦与民族梦、中国梦结合起来,把人生的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业当中的有大情怀的人。



“其次,怎样才能算是不负大学时光,做有大情怀的人呢?”郑孟状引用了蒋风老师和陈立群校友的事迹来回答这个问题。中国儿童文学领域的拓荒者之一、浙江师范大学原校长、国际格林奖获得者蒋风老师,是一位能够在岁月更替中保持纯粹本初,不畏浮云遮望眼的人生大家。他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儿童文学研究所;招收了全国第一个儿童文学硕士研究生;撰写了新中国第一部《儿童文学概论》和新中国第一部《儿童文学史》……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从起步到快速发展,再到走向国外,几乎每一个阶段,都有他的身影。今年虚龄99岁的蒋风老师还有很多梦想,他希望能再多做一些与儿童文学有关的事情,让更多人参与到儿童文学中来。



“时代楷模”陈立群校友是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代表。他于1977年考入浙江师范学院数学系。毕业后,从教近40年的他从杭州学军中学校长岗位退休后,婉拒民办学校两百万元高薪,独自背起行囊,走进贵州省的连绵群山,担任起一所普通中学——台江民族中学的校长。他“分文不取”,殚精竭虑加强学校教学管理,让台江县民族中学打出高考“翻身仗”。



“同学们,坚守初心,所学为国、所得为民,蒋风老师、立群学长正是传承浙师精神风骨的典范,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让我们将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转化为自觉追求,把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作为不懈追求,使自己成为践行教育家精神的人,并且在步入社会之后矢志弘扬教育家精神,培养出更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坚持放眼全球,做有大视野的人


今年9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白皮书。其中指出,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只有放眼全球,我们才能真正了解国家和自己所处的处境和机遇,找准定位和发展方向;只有放眼全球,我们才能用笃定的信念和扎实的行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只有放眼全球,我们才能应变局、育先机、开新局。



“如何放眼全球,做有大视野的人?我认为,要立足中国,放眼全球,布局未来。”郑孟状指出,境界决定眼界,胸怀决定视野。要在国家提升全球竞争力的领域里深耕。华为作为中国科技行业的龙头企业,通过长期的技术积累和不断地创新,取得了在自研芯片领域的重要突破。浙师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学生团队在朱信忠教授的带领下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聚焦数字经济领域中智能驾驶场景,研发出的基于端云算力协同的疲劳驾驶及分神行为智能识别系统,在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揭榜挂帅”专项赛·华为疲劳驾驶智能识别竞赛中,勇夺该赛事特等奖。



要在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领域下功夫。浙师大非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林晨积极参与中非各项人文交流活动,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坦桑尼亚代表处实习,现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坦桑代表处项目分析师。浙师大外国语学院2019届翻译专业校友马志鹏曾参加义乌国际洽谈会、浙江—东南亚贸易投资洽谈会等各类活动,在2022冬奥会赛事中为短道速滑选手武大靖、任子威提供了口译服务,现就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他们不仅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也为新时代浙师青年、中国青年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


“有知识有学识还要有见识。”郑孟状认为,人的认知是有限的,要努力扩大视野,走出去才能看到世界。他鼓励同学们珍惜学校提供的各种机会,通过出国境交流开拓眼界。


守护纯粹本心,做有大智慧的人 


“人生是一场回归本心的追梦之旅,凡有期待,必有启程。何为守护本心?何为有大智慧的人?我想有三点内涵。”



“第一,坚持乐于奉献精神,保持对向善、向美的追求。”郑孟状指出,既要正确认识自己,又要努力完善自己、雕琢自己,既要重视知识学习,更要注重身心健康,乐于奉献,保持对向善、向美的追求,这是人生长远发展的坚实支撑。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志愿者团队中,有424名浙师“小青荷”学生志愿者们以最饱满的精神面貌与最坚定的志愿初心为亚运盛会的成功举办贡献力量。数学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初阳)专业2023届毕业生项汝凯参与颍东支教,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的称号。



“第二,去除焦虑和浮躁,锤炼身心健康,保持清醒和坚定。”浙师大人文学院师生团队数年来不断传承,潜心做着文物的修复装裱工作,已影印出版《兰溪鱼鳞图册合集》《汤溪鱼鳞图册合集》等250余册,并建设了“浙江鱼鳞图册数据库”“浙江契约文书数据库”等数字资源。“同学们,希望你们在大学期间,少一点焦虑和浮躁,多一些积淀和从容,用心读书、潜心做事、用心做人。希望你们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第三,能吃苦,明大德,肯奋斗。”郑孟状分享了求学和工作的经历。“40年前,浙江的交通尚不发达,我去北京上学需要从村里出发,徒步半小时到镇上,再从镇上坐8小时长途客车到宁波火车站,再坐32小时硬座去北京站。出北京站后,还要倒两次公交车,才能到达学校,全程60个小时。”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只有历经磨炼,才能成为有大情怀、大视野、大智慧的人。


“最后,我衷心祝愿亲爱的2023级浙师新青年们,能够在浙师的学习与实践过程中,乃至在人生的道路上,做能看风景的人、会看风景的人、守得住风景的人,最终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新生感悟


听完郑孟状书记的思政课,我感触颇深。一场亚运盛宴结束,另一场充满朝气的盛大集会又已举行。我们站在人生的新起点,就应该接过时代的接力棒,致敬人生大家蒋风老师、时代楷模陈立群学长,传承人文精神,抗得住重担,经得住磨练。我们将牢记郑书记的嘱托,能吃苦,明大德,肯奋斗,做一个有大情怀、大视野、大智慧的人,怀揣着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钻研能经世致用的学问,不忘初心,葆有童心。

——人文学院

2023级儿童文学专业研究生 张思睿


一切的努力奋斗和漫长等待都是值得的!砺学砺行,维实维新,我们要在校训精神的指引下,做有大情怀、大视野、大智慧的人,要做经世致用的学问,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一名研究生,我将在未来的研学生涯中,厚植学问为国为民情怀,聚焦学科发展前沿知识,打牢专业学习基础。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相信奋进有为的浙师青年终将成为最靓丽的风景!

——非洲研究院(非洲区域国别学院)

2023级非洲历史与文化专业研究生 董海娟


浙师作为浙江教育的摇篮,为我们提供了无比广阔的平台,为我们无比光明的前程护航。在郑书记的谆谆教诲中,我知晓了行乃学之始,脚踏实地实践创新;体悟到国之大者,奋力拓展自身格局;感受到代代浙师学子奋进向未来,自强自信甘于奉献的无限风采。第一堂思政课为“砺学砺行,维实维新”的校训精神作出了生动诠释,为我们指明了前行的道路。怀志奋斗、砥砺创新、修身守信,我们大一新生应牢记新时代奋斗者的身份,将青春注入浙师的浪涛!

——初阳学院

2023级社会科学实验班(历史学)本科生 王语桐


在第一节思政课中,郑书记以简洁有力的讲述,鲜活生动的事例表达了对我们新生的期许与勉励。其中有三点令我印象深刻:一是大学生要能吃苦,敢吃苦。与老一代人接触,向老一代人学习;二是大学生要勇于奋斗,浙师是一个读书的好地方,浙师的夜空中总闪烁着点点奋斗的光辉;三是大学生要守住初心,明辨是非,在走向更高平台的同时也要学会选择。第一节思政课让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我将不负浙师嘱托,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大学生。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2023级地理科学(地理科学+思想政治教育本硕衔接试验班)本科生 竺子宁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步入大学校园,我们的肩上背负了更多的责任与挑战。正确的思想引领着我们的行动,为我们的提供更加强大的动力。步入大学的第一堂思政课,沐浴红色精神,进一步感悟民族精神、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如沐春风;老师旁征博引,妙语连珠,深深吸引了我,更加激发了我的热情。今后的大学学习与生活中,我定全力以赴,学好知识,努力为新时代的发展作出贡献,怀抱梦想脚踏实地勤奋学习,为自己更为国家的未来着想,实现人生价值。

——国际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2023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本科生 李享


十月初秋的早晨,迎着蒙蒙的秋雨,我与数千名2023级新生汇聚于文化广场,是历经十八年沉浮换来的迎面相逢。纵然秋风瑟瑟,也吹不灭大家的热情,一阵阵从各学院传来的声浪涌动在整个广场,令人心中振奋昂扬。郑书记提及的大情怀是我们对国家、社会的责任与担当,大视野是我们对世界的广阔眼界和开阔思维,大智慧是我们内心的清醒和坚定,以及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持。我将在浙师大的广阔舞台书写青春画卷,在联合教育学院的新起点上追逐青春梦想。

——堪萨斯大学联合教育学院

2023级小学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本科生 谢子宜


制图:吕一凡

编辑:姜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