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师新闻

浙师大第十九届“绿城·十佳学子”评选产生

作者:张郡 陈沁怡来源:融媒体中心发布时间:2025-05-15

5月14日,浙江师范大学第十九届“绿城·十佳学子”现场评审会暨颁奖仪式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二楼报告厅举行。浙师大党委副书记吕迎春出席评审会并发表讲话。


浙江师范大学第十九届“绿城·十佳学子”现场。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涂语恬 摄


俞坤宏、戴奕、林佳禾、王欣雨、朱东林、李楚钰、孙长康、唐志铭、沈烨、皇甫昕宇这10位同学荣获第十九届“绿城·十佳学子”;卢逸丹、徐晨辉、游艳艳、张海燕、周如军这5位同学荣获第十九届“绿城·十佳学子”提名奖暨砺学风采奖;詹远仪、泮佩瑜等15位同学入选第十九届“绿城·十佳学子”提名奖。


浙师大党委副书记吕迎春为十佳学子颁奖。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骆语欣 摄


吕迎春代表学校向获奖和提名同学表示祝贺。她表示,“绿城·十佳学子”是激励一届又一届浙师学子争当时代好青年的重要窗口,已成为浙师校园文化活动的关键名片和引领浙师学风建设的璀璨明灯。吕迎春与同学们分享了三个方面的想法,一是饱蘸“信仰之墨”,以初心引领方向;二是铺展“勤学之卷”,以知行砥砺奋进;三是紧握“创新之笔”,以实干践行担当。她指出,浙师青年应路遥不坠其志,行远不改初衷,自立自强、自信自律,助力浙师用心用情用力写好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建设“奋进之笔”,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唱响浙师强音。


以史为炬,逐光而行。来自人文学院的俞坤宏深耕典籍文山筑牢学术根基,知行合一磨砺研究锋芒,守正创新赓续文化薪火。他独立完成近30万字的明清档案点校,作为首位站上中国社科院论坛的本科生,以优异成绩叩响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大门,重燃文明传承的时代炬光。


“地”砺前行,守“政”创新。来自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的戴奕全面发展,斩获“田家炳杯”全国师范生技能竞赛双赛道一等奖,以30场海岛垦荒宣讲问鼎挑战杯红色专项国赛,入围中华经典诵写讲双国赛。从天目山叶片标本到阿坝州推普课堂,她以满腔热忱书写复合型卓越教师成长范本。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生命科学学院的王欣雨以热爱为支点,躬耕植物免疫领域的研究,探索水稻免疫与生长的平衡密码。“粒粒皆辛苦,一寸一光阴”,从实验室微观世界到祖国广袤田野,现直博清华大学的她初心依旧,将继续以卓越定义求学路,突破自我,做难而正确的事。


秉持着“路虽远,行则将至;敢为者,敢而行之”的信念,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林佳禾跨专业组队斩获全国化工设计竞赛最高奖,创师范院校历史,成功保研至同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朱东林致力于用进化算法解码智能时代的中国通信密码,助力国家科学进步;经济与管理学院的皇甫昕宇斩获互联网+、挑战杯三大赛最高奖,以勤勉为梭,织就财会人的多维蜕变;心理学院的孙长康始终坚信“学以致用,用以致学”,前往西藏、贵州以及浙江省山区26县等多个地方开展心理服务工作,用数字算法丈量心灵温度;教育学院的李楚钰三赴西部支教,矢志不渝投身于教育事业,将青春写在祖国大地上;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的唐志铭投身安徽安庆抗洪行动,问鼎省武术比赛四连冠,以迷彩色、书卷气、武术魂诠释新时代青年的文化担当;人文学院的沈烨以文载道,深入省图书馆等地体验古籍修复,重现方志文献光华,在数字时代摆渡中华文脉。


浙师大第十九届“绿城·十佳学子”现场评审会主办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评审会。


编辑:盛灿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