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由中国-莫桑比克智慧农业“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承办、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中非(金华)农业科创园协办的中国-莫桑比克智慧农业“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国际研讨系列论坛暨第六届中俄青年地理学者联合考察与交流活动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执行秘书长王岱,中国地理学会外事部主任张萱子,俄罗斯地理学会国际部顾问Anastasiia TIMOFEEVA,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张建珍出席会议。
参会成员合影。图片来源 地环学院
张建珍对远道而来的俄罗斯学者表示欢迎,并介绍学校基本情况,学科发展特色与建设成效。近年来,学校依托中国-莫桑比克智慧农业“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平台在中非人文交流、农业生态等领域科技合作丰硕成果。希望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加强与中俄地理学会深度合作,推动地理学科多领域、跨专业、国际化协同发展。
王岱代表中国地理学会,对11位俄罗斯地理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对浙江师范大学承办本次活动表示感谢,希望本次访问能够拉近中俄地理学者间的距离,并对未来两国在地理领域发展提出展望。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情况。近年来,学院聚焦水文环境,农业发展、生态安全和非洲地理环境等重点研究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在学科建设方面,学院形成较为鲜明的研究方向,近两年师生累计发表SCI论文700余篇,为联合实验室建设提供坚实的学科支撑和人才保障。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国际合作,致力于非洲地理、非洲智慧农业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推动联合实验室成为中非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
在智慧农业与地理信息科学深度协同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本次研讨会紧密围绕气候变化适应性农业、高精度农业遥感技术及土壤污染智能防控等前沿领域展开深入探讨。来自中俄两国的青年科学家们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与技术创新,展示了农业地理研究领域的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为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案。
浙师大科技处、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中俄地理学者共计60余人参与交流。
编辑:盛灿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