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人文社科“三大学术文摘”之一的《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连续转载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师多个专业领域的高水平学术论文。
在世界史研究领域,孙群郎教授的《城市的生命线:美国工业化时代城市供水工程的发展》,原刊于《天津社会科学》2025年第1期,该论文系统性研究美国工业化进程中城市供水工程,在相关研究领域具有拓荒意义,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5 年第3期转载。
在古代文学研究领域,葛永海教授的《先秦文人的“南方”书写及空间建构——兼论中国文学史上的“前江南”时代》,原刊于《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该文认为先秦文人的“南方”书写与建构开启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前江南”时代,“将此纳入江南文化生成发展的视域中探讨,将有助于揭橥江南文化之滥觞”,为江南文化研究开辟了新视角,该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5年第4期转载后,又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25年第6期全文转载。
更令人瞩目的是,2025年第5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一次性转载了人文学院三篇学术论文。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高玉教授原刊于《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的《国语建立之后现代文写作用典状况》,对国语建立后现代文用典现象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深入分析,为现当代文学语言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儿童文学学科吴翔宇教授原刊于《学术月刊》2025年第3期的《文明论与中国儿童文学的发生》,以“文明论”视角剖析中国儿童文学的起源,为儿童文学理论体系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中国史学科符奎副教授原刊于《文史哲》2025年第2期的《五德终始说与司马迁的历史书写》,则对五德终始说与司马迁历史书写的关系展开深刻探讨,为中国史学史研究注入新活力。
在短期内多篇学术论文接续被权威文摘转载,这充分表明了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师始终立足学术前沿,以扎实的研究功底和敏锐的学术洞察力,不断产出具有创新性、开拓性的研究成果。这一系列转载成果,既是对研究成果学术价值的充分肯定,也充分彰显了浙师大教师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引领力。
编辑:盛灿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