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5年度部分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结果。浙江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高超教授申报的“超冷原子物理”项目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B类)项目(原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金额为200万元。此次获批,实现了浙师大在该类项目上的首次突破。
高超教授主要从事超冷原子气体物理与量子模拟的研究,迄今发表SCI论文21篇,含2篇ESI高被引,5篇见刊于物理学顶刊Physical Review X/Letters,1篇合作成果发表于Nature主刊。其研究工作系统性揭示了对称性约束下的量子新规律——首创性构建了非线性流体力学至理想气体的严格解析映射;揭示淬火诱导的量子动力学分形现象与幺正气体预热化普适标度律;理论预言三维扭转光晶格拓扑能带,率先实现三维莫尔物理调控范式拓展。其相关的系列工作成功诠释了剑桥大学、巴黎高师等顶尖实验组观测到的关键新奇量子现象;解析方法被学界命名为史高翟映射并载入专著;三维莫尔物理理论获美国物理学会《物理》期刊专题评述。此外,高超还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和面上项目共3项,入选首批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计划并获得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B类)项目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支持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青年学者,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加强科学问题凝练,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网统计数据,近几年,该类项目资助率均低于10%。
近年来,浙师大锚定高水平大学和登峰学科建设目标,提升有组织科研能级。强化顶层设计与政策引导,设立校内“种子基金”打造“青年人才蓄水池”;开展申请书“迭代打磨”、项目评审“模拟答辩”,实现项目申报“全过程质量管控”与“精准化服务”,全面推进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今后,学校会继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打造高水平青年人才队伍,为学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编辑:张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