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师新闻

浙师大召开区域国别学一流学科建设工作推进会

作者:盛灿灿 武艳 来源:融媒体中心发布时间:2025-10-10

10月9日,浙江师范大学在行政中心多功能会议室举行区域国别学一流学科建设工作推进会,系统总结前期建设成效,并就重大项目、重点奖项与国际传播等关键工作进行深入研讨。浙师大校长邱利民、党委副书记吕迎春出席会议并讲话,副校长张建珍主持。


区域国别学一流学科建设工作推进会。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章克锐 摄


浙师大校长邱利民讲话。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章克锐 摄


邱利民指出,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围绕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作出部署:一要凝聚争创一流学科共识,引导师生广泛学习、积极实践,形成共建合力;二要明确目标实现路径,善用定量研究方法,细化任务、强化管理,确保建设扎实推进;三要加强宣传与多方支持,精准策划传播策略,突出学科对地方发展的贡献,争取更多支持;四要深化内涵建设,优化学科教育体系,强化学术积淀与支撑;五要树立一流学科意识,坚持高标准引领,夯实发展根基。“我们需要的是热烈而镇定的情绪,紧张而有秩序的工作”,邱利民引用毛泽东同志名言,鼓励大家保持战略定力,有序推进工作,共同谱写学校区域国别学建设新篇章。


区域国别学学科负责人刘鸿武表示,学科自创立以来坚守正确方向,历经多年努力,已取得来之不易的显著成果。面对冲击一流学科的紧迫任务,刘鸿武强调,必须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行动自觉,从服务国家战略的高度系统谋划学科发展路径。各部门应充分发挥职能,加强协同配合,整合优势资源,凝聚合力,共同推动区域国别学高质量发展,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校领导们围绕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专班工作进展作点评。


张建珍在主持时强调,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推动学科冲一流是全体师生共同的使命。当前学科发展既面临机遇也需应对挑战,面对新一轮发展窗口期,张建珍提出四点要求:一要增强主动意识,把握关键节点,形成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建设格局;二要对标一流体系,科学制定发展路径,实现学科建设与政策导向同频共振;三要强化协同机制,勇于担当作为,推动重大项目、奖项和平台建设取得突破;四要提升传播效能,系统塑造学科形象,实现内外联动、立体传播。


吕迎春指出,国际传播是服务学科冲刺目标的关键支撑,必须从三方面协同发力。她强调,要深化认识,立足“大传播”理念,持续拓展内容、载体与形式,彰显学科的战略性与实践性;要务实举措,锚定高端平台建设,深耕“中非故事”精品内容,构建可持续的传播体系,提升学科显示度与影响力;要强化协同,整合部门、学院资源,形成对外宣传整体合力,共同塑造学科品牌。她希望全体人员增强使命感,以扎实行动推动国际传播工作迈上新台阶,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科学研究专班、对外宣传专班相关负责人依次汇报工作进展及下一步举措。


浙师大宣传部、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处、社科处、国际处、非洲区域国别学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编辑:张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