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是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
上午8点半,作为浙江省纪念中国文化遗产日万名群众签名活动的分会场,我校万名师生纷纷在印有“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字样的横幅上签名留念,声援文化遗产保护。校党委副书记黄华童出席仪式并发表讲话。

金华市柳湖小学师生也加入了保护者行列,他们打着“保护文化遗产从我做起”的横幅,并用稚嫩的笔体写下自己的名字。
不到5分钟,这块长约8米的白底红字的条幅上被形态各异的签名填得满满的。这块签名条幅将最终被保存在省博物馆。
“文化遗产的本质内容是民族文化的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如果消失了,就等于民族的根被拔起。”省“非物质文化重点研究基地”的负责人陈华文教授这样解释了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而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就要培养学生养成一种对文化遗产珍爱的观念。”据陈教授介绍,我校将于下半年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通识课,在全校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同时,在民俗学的硕士研究生中招收“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的研究生,培养相关方面的人才。
据了解,从06年上半年省文化厅在我校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以来,已承担“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文化区保护对策研究”、“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项目——青瓷制作工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与省文化厅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办公室合作,将于7月1日前后开通)三项省重大项目。此外,基地还同省内各地方政府建立直接的协作关系,制作了包括金华“斗牛”、东阳“竹编制作技艺”等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项目,以此来推动整个浙江非物质遗产保护和地方文化申遗工作。
上午8点半,作为浙江省纪念中国文化遗产日万名群众签名活动的分会场,我校万名师生纷纷在印有“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字样的横幅上签名留念,声援文化遗产保护。校党委副书记黄华童出席仪式并发表讲话。

金华市柳湖小学师生也加入了保护者行列,他们打着“保护文化遗产从我做起”的横幅,并用稚嫩的笔体写下自己的名字。
不到5分钟,这块长约8米的白底红字的条幅上被形态各异的签名填得满满的。这块签名条幅将最终被保存在省博物馆。
“文化遗产的本质内容是民族文化的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如果消失了,就等于民族的根被拔起。”省“非物质文化重点研究基地”的负责人陈华文教授这样解释了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而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就要培养学生养成一种对文化遗产珍爱的观念。”据陈教授介绍,我校将于下半年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通识课,在全校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同时,在民俗学的硕士研究生中招收“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的研究生,培养相关方面的人才。
据了解,从06年上半年省文化厅在我校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以来,已承担“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文化区保护对策研究”、“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项目——青瓷制作工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与省文化厅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办公室合作,将于7月1日前后开通)三项省重大项目。此外,基地还同省内各地方政府建立直接的协作关系,制作了包括金华“斗牛”、东阳“竹编制作技艺”等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项目,以此来推动整个浙江非物质遗产保护和地方文化申遗工作。
编辑: 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