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大厅

共谋发展良策 一起聆听金华两会上的浙师声音

作者:来源:组织部、统战部发布时间:2023-02-12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2月7日至12日,金华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金华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召开。浙师大党委书记郑孟状、校长蒋云良应邀参加开幕式和闭幕式。



来自浙师大的金华市人大常委朱钢国、人大代表林斌,市政协常委鲍嵘,市政协委员童志斌、杨宏宇、申屠青松、张燕军、林燕、马远军、袁松、马永俊、钟朝芳、周金明、王欣然等参加会议。浙师大党委组织部、统战部副部长王永珍,边疆研究院吐尔文江·吐尔逊教授作为列席代表出席会议。代表和委员们认真审议各项报告,履职尽责,为推进金华市各项事业高质量赶超发展建睿智之言、献精准之策。让我们一起聆听金华“两会”上的浙师声音。


市人大常委朱钢国关注金义新区(金东区)曹岭线南段改扩建工程,认为用地指标是该项目能够顺利实施的前提,并建议市级相关部门提前规划,统筹解决,彻底破解曹岭线公路的运输瓶颈,加快构建金华市绕城货运环线公路大循环,更好服务金华市国际枢纽城建设。


市人大代表林斌建议加快打造我市“中国电动冲浪之城”:要强化高位统筹,实施专班推进;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发展速度;要丰富赛事活动,打响金华品牌;要完善基地布局,促进体旅融合;要加大政策扶持,壮大产业集群。同时还建议将BRT1号线延伸到浙师大金华科创园。


市政协常委鲍嵘就大力发展金华市群众体育尤其是龙舟运动项目提出建议,希望我市能出台保障政策,锁定金华龙舟运动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启动传统文化进校园工程,开设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体验课程,设立龙舟特色学校,让传统优秀文化传承后继有人;加大投入,培育全国有影响力的龙舟品牌项目。


市政协委员童志斌关注到来金外地民工子女寒暑假期间在学习、生活、人身安全等方面的困难问题,提出为他们提供公益活动资源的建议。他认为,可由县市政府相关部门牵头,乡镇街道进行摸排统计,教育、文旅、体育等部门及所在区域的大中小学校支持配合,借助手机网络相关平台发布信息,合理统筹一批可供调配、满足民工子女假期活动需求的资源。


市政协委员杨宏宇致力于金华市算力发展建设。他建议以智慧城市和科创走廊建设为出发点,针对本地区用户和不同行业差异化需求,尽早建设并运行服务浙中地区用户的、适度规模、高效的地区级算力枢纽,完善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和中长期的建设机制,以保障未来十年高效的计算服务。


市政协委员申屠青松基于调查走访,发现金华市景区、景点解说牌存在的各类问题,建议由市文旅局牵头,出台解说牌内容和格式的统一规范标准,督促景区发现、纠正现有解说牌的明显错误;组织或委托外文专家、专业团队对解说牌的外文翻译进行撰写、核检;委托专业团队对标识形式统一设计,在内容上润色提升,在形式上更具美感品质。


市政协委员张燕军关注义务教育阶段推行“5+2”的教学模式,结合金华市的开展情况和遇到的难点问题,建议支持家长线下线上相结合深度参与课后服务,成立“家校合作关系网”,设立课后服务基金,成立全市范围的“家长和家庭参与中心”。


市政协委员林燕建议提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公办学校就读比例,建议在建设浙江中西部教育中心时优先保障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的要求;通过新建、扩建、改造等形式,大力增加公办小学阶段的教育资源投入,并继续降低公办学校入门门槛,让居住证和积分不再成为随迁子女入学公办学校的障碍。她还就社会关心的生育率降低、人口负增长问题展开调研,建议提高女性的就业保障,为生育期女性创造宽松的就业空间,并大力发展社会化托育服务,加快建设女性生育友好型社会。


市政协委员马远军代表民进市委会作题为《医疗中心建设要让老百姓更有获得感》的大会发言。他关注到老百姓对优质医疗资源需求的呼声强烈,建议在医疗中心建设过程中要更加重视名医培养,加大引才力度,实施“名医培养工程”;更加重视学科建设,借助浙大、温医大、浙师大等高校在金华建设本科医学院的契机,引入优势专业和重点学科,加强与国内外顶级医(学)院的融合发展;更加重视特色发展,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承,构建“医康养”产业体系。


市政协委员袁松提出要加快建设多层次数字化养老服务体系,一是依托“浙里养”大数据平台,统筹民政、卫生健康、医保等部门的信息资源和补助资金,推进老年医养结合信息系统建设;二是推进义乌市和金东区“智慧养老”平台试点成果的推广工作,探索开展“虚拟养老院”建设;三是鼓励连锁化、品牌化、综合化运营的物业公司增加社区养老服务内容,提高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标准,探索长护险与养老服务的结合;四是进一步优化养老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提升护理员队伍的专业水平和稳定性。



市政协委员马永俊关注老旧小区改造问题,认为既要扮靓面子,又要做实里子,一是加强规划衔接,强化与未来社区、完整社区、海绵城市建设以及城市更新计划的对接,科学制定老旧小区改造方案;二是以为民惠民为根本出发点,充分吸收采纳居民意见,强化质量意识,围绕15分钟便捷生活圈打造,统筹解决老旧小区的康养配套、托育服务、老幼融合等问题;三是进一步完善小区常态管养与基层治理相融合的长效机制,健全“共建共治共享”改造工作机制,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居民自治机制建设、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形成良好的社区建设管理秩序。


市政协委员钟朝芳代表农工党市委会作题为《疫情防控新阶段如何守护健康》的大会发言,建议完备应急体系,强化监测体系建设,加强平时演练,因地制宜早“备货”;优化分级诊疗,发挥基层“哨点”作用,织密公共健康“网络”,守好医疗救治“底线”;尽责守护自身健康,发挥基层党政工团、民间组织、志愿者作用,做好群众教育引导工作,筑牢疫情防控社会大防线。她还建议创建“金华市传统文化亲子教室”,为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打造鲜活的实践样本。



市政协委员周金明聚焦金华医药产业发展,建议可依托在金高校、科研院所、医药企业,成立医药产业研究院;聚焦产业发展前沿,克服企业研发力量不足等难点痛点,加强校企交流互动;加大专业人才联动培养,强化合作创新,推动我市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市政协委员王欣然建议在推进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中加强婺文化多跨场景落地,完善建设规划,突出科学布局、标准先行,起草制订《未来社区、未来乡村文化标准体系》,把文化禀赋特别是婺文化元素作为重要指标融入到未来社区、未来乡村文化建设中;强化数字引领,突出科技支撑、场景多跨,加强未来社区数字化文化场景应用,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积极作用;构建协同机制,突出政府主导、社区自治,完善多方协同、共建共享的数字化公共文化空间运营机制,打造社区地域文化产品,发展文旅反哺集体经济的文旅投资产业。


代表和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受到了金华晚报、金彩云客户端、“金华政协”微信公众号等媒体报道。大家表示,将切实履行使命担当,立足本职,为金华市经济社会发展、学校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编辑: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