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大厅

浙师大国社学院成为“非遗茶联盟”首批成员 助力打造“浙江气派的非遗茶生活”

作者:来源:国际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发布时间:2023-03-23

3月22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浙江省保护发展联盟在杭州余杭成立。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叶菁,非遗处处长张雁、副处长叶涛、11个地市非遗处处长及第一批68家联盟成员代表共120余人参会,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简称“国社学院”)受邀加入联盟,成为联盟首批成员。



会上发布了《“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浙江省保护发展联盟倡议书》,倡议成员单位协作共赢,推进茶非遗项目系统性保护;跨界共创,打造浙江气派的非遗茶生活;成果共享,引领世界茶乡看浙江。


“非遗茶联盟”是在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下成立的,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持续擦亮“世界茶乡看浙江”金名片的工作要求,切实加强浙江茶非遗项目系统性保护,做好茶申遗的“后半篇文章”,建设人才培养、技艺传承、产品研发、渠道推广共享平台,加快推进“茶文化、茶科技、茶产业”融合发展,提升浙江茶非遗保护与传承发展能力和相关行业竞争力,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形成共创、共享、共赢的保护力量和发展格局,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


“非遗茶联盟”首批联盟成员包括了省内传统制茶技艺、相关习俗非遗项目保护和研究的68家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本科专业、民俗学二级学科硕士点、社会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及省级研究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自2015年以来,一直承担文旅部等多部委实施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项目,实施17期研培班,累计培训学员733人。学院紧跟非遗保护发展趋势,在非遗保护理论研究、非遗数字化记录与影像传播、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等领域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作为“非遗茶联盟”首批成员,国社学院将发挥非遗研究与国际文化传播方面的特色与优势,与联盟成员单位共同做好保护传承,跨界共创“有传统的品质生活”,联合打造“浙江气派的非遗茶生活”。


编辑:盛灿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