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大厅

化材学院邓卫平团队在ACS Catalysis发表研究成果

作者:来源:化材学院发布时间:2025-06-24

近日,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邓卫平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ACS Catalysis(2025年影响因子11.7)在线发表研究成果(封面文章),题为《乙烯基芳基环丙烷(VACPs):全碳偶极前体调控环加成反应的线性区域选择性》(DOI: 10.1021/acscatal.5c01939)。此研究通过创新设计芳基取代乙烯基环丙烷(VACP),成功破解了活化乙烯基环丙烷(VCP)在中环化合物合成中区域选择性控制难题,为中环类药物分子与天然产物的高效构筑提供了全新工具。



传统活化乙烯基环丙烷(VCP)体系在催化环加成反应中常受限于取代基类型与选择性调控,尤其是难以实现线性区域选择性。邓卫平团队另辟蹊径,利用光催化技术首次合成芳基取代乙烯基环丙烷(VACP),并开创性地将其作为1,5-全碳偶极前体,与线性(氮杂)二烯或亚甲胺亚胺进行钯催化[5+n]环加成反应。这一策略突破了传统活化VCP体系的区域选择性局限,以高达95%的产率实现了专一的线性选择性环加成反应,成功构建了八元至九元中环及杂环骨架。


研究显示,含氯苯基、甲氧基苯基、萘基及噻吩基的VACP均能高效参与反应,展现出优异的官能团兼容性。通过克级实验与衍生化研究,团队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价值——产物可转化为环丙烷、环氧化物等复杂分子骨架,为药物合成提供了灵活模块。进一步的控制实验表明,芳基取代基是通过空间位阻效应精准调控反应路径。


此成果不仅拓展了环加成反应的化学空间,更为中环骨架的精准构建开辟了新途径。该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领军型人才项目及浙江师范大学启动经费支持。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硕士林娜为第一作者,邓卫平教授与刘飏子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浙江师范大学为唯一完成单位。



编辑:张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