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大厅

中国-莫桑比克智慧农业“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筹)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会议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启动会在浙师大召开

作者:盛灿灿 王力豪来源:融媒体中心发布时间:2025-07-11

7月9日,中国-莫桑比克智慧农业“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筹)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会议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启动会在浙江师范大学正阳中心召开。


中国-莫桑比克智慧农业“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筹)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会议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启动会。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陈佳怡 罗东妮 摄


出席联合实验室启动仪式的有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赵春江院士,副主任委员陈剑平院士、李培武院士、张佳宝院士及11位学术委员会委员;金华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健,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徐燕峰,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副校长陈海荣,浙江省科技厅科技资源协调处一级调研员钱玉红,浙江省农业对外合作中心二级调研员朱国荣,金华市农业农村局、科技局、农业科学研究院等相关负责人;万宝非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浙江省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四方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国遥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负责人;浙江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蒋云良、副校长张建珍,联合实验室学术方向负责人及学术骨干等70余人。大会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联合实验室启动仪式由张建珍主持,第二阶段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和第三阶段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启动会由赵春江主持。


金华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健讲话。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史浩源 涂语恬 蒋祉希 摄


张健代表金华市委、市政府对会议召开表示祝贺,对各位专家对金华发展的支持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金华作为长三角中心城市、外贸强市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优势。他指出,金华深入融入“一带一路”,高度重视并全力支持实验室建设,将提供土地、基地等方面资源支撑。希望实验室的建设发展聚焦科技赋能,打造中非农业合作示范样板,服务中非命运共同体;聚焦成果转化,依托金华产业和资金优势,推动智慧农业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速技术走进非洲;聚焦人才共育,创新培养模式,吸引中非科研人才,并配套提供最高千万资助、住房保障等优厚人才政策,筑牢合作根基。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徐燕峰讲话。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史浩源 涂语恬 蒋祉希  摄


徐燕峰代表省农业农村厅对实验室首届学术委员会成立和项目启动表示祝贺,向关心支持浙江农业发展的各界人士及致力于中非农业科技合作的科研人员表示感谢。她指出,中非农业合作是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战略基石,浙江作为对非合作枢纽,农业合作成果丰硕。徐燕峰强调,实验室是浙非农业科技合作的重大成果,在落实国际科技合作倡议、推动“浙江农机走进非洲”、支撑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上有重大意义。希望实验室建设能构建开放共享协同创新网络;促进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在非转化应用,提升当地生产效率和粮食安全;创新国际人才培养机制,筑牢技术本土化根基。


实验室理事会副主任、莫桑比克蒙德拉内大学校长曼努埃尔·吉尔吉赫木·朱尼尔讲话。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史浩源 涂语恬 蒋祉希  摄


实验室理事会副主任、莫桑比克蒙德拉内大学校长曼努埃尔·吉尔吉赫木·朱尼尔发表视频致辞。他向中国和莫桑比克相关部门的支持表示感谢,并回顾了与浙师大在技术和文化交流上的合作历程。他强调,此次联合实验室的获批不仅是中莫关系的战略里程碑,更是推动非洲智慧农业产业发展领域的先驱。蒙德拉内大学将全力以赴,与浙师大共同为联合实验室的研究提供支持,努力将其提升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慧农业技术领域国际合作平台。


浙师大党委书记蒋云良致辞。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史浩源 涂语恬 蒋祉希 摄


蒋云良代表浙师大向与会领导、专家、莫桑比克伙伴及各界同仁表示欢迎和感谢,并介绍了学校发展情况。他指出,浙师大作为非洲研究重镇和涉非合作重要基地,为推动中非友好合作提供了重要支撑。实验室承载着服务“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和落实中非“兴农惠民”行动的重要使命。实验室将聚焦智慧农业、灾害智慧预警等前沿,联合中、莫双方团队开展创新研究,致力将实验室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国际化科研与人才培养基地。期待学术委员会专家为实验室发展提供指导,学校将全力支持,打造服务中非农业科技合作的“金名片”。



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聘任仪式。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陈佳怡 罗东妮  摄


会上,蒋云良为联合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颁发聘书。



战略合作协议签约现场。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陈佳怡 罗东妮 摄


签约环节,浙江师范大学分别与湘湖实验室、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标志着浙师与两家合作伙伴将在智慧农业基础研究与应用转化方面深度合作,实验室在推动科技成果落地、服务农业产业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


联合实验室网站上线。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陈佳怡 罗东妮 摄


赵春江、陈剑平、李培武、张佳宝、徐燕峰、张健、蒋云良共同见证联合实验室启动暨网站上线仪式。联合实验室的启动标志着我国“一带一路”农业科技创新行动又增添了一支重要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验室将充分发挥国际科技合作创新的乘数效应,实现在农业灾害监测预警、农作物种质创新、农业智慧管理和智能装备等领域的互联互通,促进科技创新成果互惠互享。


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陈佳怡 罗东妮 摄


随后,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启动会举行。蒋云良就实验室的建设方案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总体实施方案进行汇报,各任务负责人分别针对耕地退化智能监测与风险动态评估、典型退化耕地地力提质增效与粮食增产稳产技术研究、土壤质量与作物产量协同提升实施效果智慧监测技术、智慧农业智能监测与管理系统平台研发4个任务的实施方案进行了汇报。学术委员会委员围绕报告认真质询和评议,对实验室的定位目标、研究方向和国际合作机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建议实验室要坚持服务国家战略任务导向,深化开放合作,建设高水平人才梯队,细化标志性重大成果任务清单,切实为中非农业科技合作做出贡献。


参观非洲博物馆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史浩源 涂语恬 蒋祉希 摄


会前,与会领导、专家一行参观了非洲博物馆。


中国-莫桑比克智慧农业“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聚焦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十大伙伴行动”的“兴农惠民”和“绿色发展”伙伴行动、“中国助力非洲农业现代化计划”、对非合作“九项工程”的“减贫惠农”和“数字创新”工程,围绕中莫两国粮食安全的战略需求,面向智慧农业、灾害智慧预警等前沿领域,通过合作开展前沿性、创新性、应用性研究,取得原创性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为莫方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培训和交流平台,为中国智慧农业和自然灾害预警技术在莫方落地提供应用示范窗口,建成在农业水土资源、自然灾害风险防范等领域具有鲜明特色的国际化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为中非科技人文交流和国际科技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实训平台,将联合实验室打造成兼备“科创高地”能级与国际合作示范效应的样板工程。


编辑:张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