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大厅

化材学院詹才宏、蒋战果课题组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发表研究成果

作者:来源:化材学院发布时间:2025-07-12

日,浙江师范大学化材学院詹才宏/蒋战果、清华大学王训团队合作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期刊发表题为“Giant Five-Shell Polyoxometalate Cages and the Single-Cluster-Based Nanowire Superstructures”的研究论文(DOI: 10.1021/jacs.5c08771


该研究成功制备了两种前所未有的具有Oh对称性的巨型异质POM基五壳层纯无机分子笼,M6 (M = Ni, Co取代的三缺位{PW9}和Mn桥连{W4}的聚集体自组装合成碱金属钠离子被用作模板填充笼结构。通过SCXRESI-MS、固态NMRDFT计算确认了其结构和组成。分子笼的聚阴离子可表示为Na6(MnO6)12(W4O4)12[MnO4(OH2)]6(PW9Ni6O49H15)8Na6(MnO6)12(W4O4)12[MnO4(OH2)]6(PW9Co6O49H15)8}。整个结构也可视为五壳层Na6@Mn12@{W4}12@Mn6@{PW9M6}8排列。笼内钠离子的静电效应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使其在水溶液中保持单分散且稳定的状态。X射线散射和高分辨电子显微镜揭示了笼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的原因。


 

1多壳层无机纳米笼的结构剖析。(a, bNa12@Mn12壳层;(c, dNa6@Mn12@{W4}12壳层;(eW4}12壳层;(f, g)完整的五壳层Na6@Mn12@{W4}12@Mn6@{PW9M6}8。(b, d, e, g)对应多面体的简化拓扑结构。Na12仅用于表示二十面体的原子位置,不反映钠离子的数量。

 

POMs是由过渡金属(如VMoWNbSb等)其最高氧化态和氧形成的一类金属氧簇。POM化学经过近两百年的发展,其结构多样性和功能应用不断扩展。POMs携带的高负电荷和丰富的氧原子为功能化提供了丰富的位点,使得功能性POM分子笼(MCs)的设计成为可能。根据组成和结构特征,POMMCs可分为两类:金属有机MCs无机MCs。然而,由于POMs的高负电荷和富氧组成,可预测的POMMCs的设计仍然具有挑战性。


另外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研究人员致力于POM纳米材料的设计和可控制备。然而,由于缺乏连接介质,POMs单簇水平组装成纳米线及二维纳米片仍然充满挑战。这一过程不仅需要适当的驱动力促进簇聚集,还需要有效限制生长维度以抑制结晶。表面活性剂驱动的两相组装方法已成为合成各种POM纳米材料的有效策略,包括单层纳米片、纳米管、纳米带、簇烯和超晶格。然而,对于具有高对称性的POMMCs,其各向同性表面无法为定向组装提供合适的位点,从而阻碍了纳米超结构的生长。该研究表明这些POMMCs通过与阳离子CTA+配体的静电接触组装成纳米线,展示了其在单簇水平上的灵活组装能力。这种巨型POM无机分子笼在功能纳米材料制备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2. POM纳米线的形貌和表征:(a)大尺度TEM图像。(bPOM纳米线的STEM图像。(cPOM纳米线的SAXRD图谱。(d)具有宏观单POM簇的AC-HAADF-STEM图像。(e)通过AFM观察的POM纳米线高度。(fPOM纳米线和晶体固体的SAXS曲线。

 

该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及浙江师范大学启动经费支持。浙江师范大学杨文竹、清华大学刘雅洁、浙江师范大学王明月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詹才宏、蒋战果、王训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浙江师范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



编辑:张文潇